2017年4月26日星期三

給Interactive Brokers嚇死

今早,收到IB的一個message,標題"Special Position Liquidation (Deficit)":
Dear M.Michael Zarkovacki  
Please be advised that your account remains in a margin deficit and, pursuant to the IB Customer Agreement and disclosures you signed when you opened your account as well as with applicable regulatory and exchange rules, IB has the right to liquidate positions in your account to resolve that deficiency.  
Accordingly, if your account is not brought into margin compliance in the next 14 business days or we do not agree on a mutually agreeable alternative within that time frame, the positions listed below will be liquidated. Please note that all positions listed below have either been delisted or no longer have a ready market and will therefore be liquidated, in aggregate, for $1.00. This amount will be credited against your margin deficit.  
If you do not wish for this liquidation transaction to occur, please resolve your margin deficiency immediately or contact us to discuss alternative options within the next 14 business days.  
12,300 EVLI.RSTD STK  
We appreciate your prompt attention to this matter.
Interactive Brokers Client Services
當堂嚇到標尿@@" 我看多一下,收信人"M.Michael Zarkovack"不是我,會不會是寄錯呢?但想深一層,IB是會隨時升margin的,會不會突然升我account個margin整爆我呢?我立刻去信,結果不知是不是customer service看了我的inquiry,很快收到另一個message:
Dear Trader,  
Please disregard the Special Position Liquidation message as it was sent to your account in error.  
IBKR apologizes for the inconvenience. 
這算是玩槓杠的代價,隨時給人嚇。

2017年4月24日星期一

債劵計價方程式

這個週末,在網上發現網友Starman的新書「現金流為王」在Play Books有賣,所以立刻買來看看。書的內容大致上沒有令我失望,雖然絕大部份有用的內容都已經在Starman的blog裡看過,但從一本書裡看的話內容連貫性高了一點,也省卻了搜索的麻煩。詳細的書評會在以後再寫,這篇我想寫的是無論Starman的書或blog入面都缺少了的「債劵計價方程式」。

先給一個超級簡易版,適合永續債或優先股,債劵的市價是:
市價 = 派息 / 市場要求回報率
假設一支債劵B每年派息$5,par value是$100,而市場覺得以這間公司來看債劵的風險要用6%去補償,那麼這支債劵的市價就是 $5 / 0.06 = $83.33。在減息期,市場給予的要求回報率會下降,假設市場給B的要求回報率為4%,那麼B的市價就是,$5 / 0.04 = $125。由此可見,債劵的市價是可以跟par value有很大的分別。

當然了,通常用來做槓杆操作的都不會是永續債或優先股,因為它們的市價浮動太大。那麼,市價的計算就要用到這條複雜的formula (來源):



C = 派息
n = 派息的週期數目 (即一年多少次派息 x 多少年)
i = 市場要求回報率
M = par value

假設一支債劵D每半年派息$2,par value是$100(即開始的年息是4%),年期是5年(n = 2 * 5 = 10),而市場現在覺得以這間公司來看債劵的風險要用每半年2.75%去補償(即年息率 = 2.75% * 2 = 5.5%),那麼這支債劵的市價就是:

2 * ( 1 - 1 / ((1 + 0.0275) ^ 10)) / 0.0275 + 100 / ((1 + 0.0275) ^ 10) = $93.52.

換句話說,如果你以par value $100買入債劵D,當市場的要求回報率由4%去到5.5%,債劵D的價格會下降$6.48,即6.48%。由4%到5.5%的理由可以是甚麼?最簡單的就是美國聯儲加息,令到新的債券要用更高的息去吸引投資者。另一個原因就是spread risk,即市場覺得這支債劵的違約風險增加,需要高一點的利息去補償。在加息週期,高債務的公司利息支出會增加,令到財務指數下降,增加違約風險,所以在加息週期,企業債劵息口的增加幅度可以比聯儲加息更高。

債劵價格下降對投資者影響的多少,也視乎槓杆多少。價設投資者的劵商最大融資度是85%,即$100債券只需要$15本金,如果投資者用$20本金(即debt to equity 4:1),以上例子債劵D的價格下降,會令投資者的本金變成$20 - $6.48 = $13.52。由於債劵價格下降到$93.52,融資度變成13.52/93.52 =14.45%,觸及margin call。因此,Starman的槓杆操作堅持要加上沒有用到槓杆的REITs做輔助來增加融資額度,減少margin call的可能,這點讀者一定要謹記。

計息方程式
因為債劵的買入價通常和par value(贖回價)不同,所以你買入時的實際利率(effective yield)和債劵本身的coupon rate通常不同。一個找出大約effective yield計算的方法是(來源):
Y = [ I + ( P – M) / N ] / [( P + M ) / 2 ]
Y = 實際利率
N = 派息次數
M = 買入價
P = par value
I = 每次的派息

假設一支股票coupon rate是6%,par value $1000,一年派一次息,買入價$800,那實際年利率是:

(60 + (1000 - 800) / 2) / ((1000 + 800) / 2) ~ 17.77%

通常債劵是半年派一次息的,想簡單的話上面那個方法都可以,準確一點的話就是以下(每半年派的息是$30,兩年派四次):

(30 + (1000 - 800) / 4) / ((1000 + 800) / 2) ~ 8.89%

這個是半年的實際利率,要計年利率就是 (1 + 0.0889)^2 - 1 ~ 18.57%

更新歷史
2017年5月7日: 補充了實際利率(effective yield)的計法

2017年4月22日星期六

如果你的估值錯了?

今天,聽了一個美國價值投資大師的一席話(video)。他說:「想像一下,你在六十年後,在病床上等待人生的終點。我走過來跟你說,我對你做過的投資計算了一下,發現你的年均復合回報是8.16%。這個是不錯的數字,不過同期,指數基金的年均復合回報是8.22%。即是說,你花了六十年,每天兩小時去研究股票,做估值,但到頭來你的成績比一個只用指數基金的人還差。如果你認為你真的喜歡價值投資的話,you have to be okay with that。」這段說話對很多想投身價值投資的人,很有警醒的作用。的確,如果你是為了錢的話,對你們大部份的人來說,時間應該花在自己的事業上,增值自己,或者創業去獲得超額回報,甚至較大眾化的做收租公,也比價值投資優勝。

這位大師有一個習慣,就是他會為每一支持股放一個sell limit order,因為他知道如果不這樣做的話,當股價超過他的估值一定程度時,會忍不住給自己一些理由去調高估值,繼續持股。大師這幾年持有蘋果(symbol: AAPL)四次,那是由於蘋果的股價起伏很大,而估值變化較慢,他趁機會低買高賣。雖然他賺了錢,但這個方法並不是賺錢最多的方法,主要是因為美國稅收重,他賺的差價對比只是一直持有蘋果的回報差了一段距離。從大師的眼中,我看到他在乎的不是利益最大化,而是享受自己做估值,然後跟據估值來做投資買賣決定,賺取自己判斷出來的回報。他對估值充滿熱愛。

同樣,我喜歡價值投資。它給我對這個資本社會有一套可理解的看法,它給我理由去多了解身邊的公司,它令我更加明白這個社會不同stakeholders與公司所產生的互動。和大師不同的是,我較執著於利益最大化,所以在估值時,較傾向於計算一個能夠得到超額回報的buy limit,而不是一個「合理價」。賣出股票的理由也比較苛刻一點,通常只有在股價大幅超過一個樂觀的估值時,或(更多的是)找到一個替換的股票時,才會賣出。我認為只有透過做足功課了解一間公司,然後用長遠的眼光去持有該公司的股票,才可以賺到最大的利益。如果到最後,結果是我比指數基金的回報差,I will be okay with that。

2017年4月15日星期六

分清估值方法 (實戰篇)

上一篇,我提到做估值時要分清我們自己在做NAV(net asset value)還是DCF(discounted cash flow),不然會很易受到一些如其他全面收益(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or OCI)等會計項目所混淆。我會用國泰(HKG:0239)來做例子,不過用真實公司的話數字中會有很多雜項,所以我先用一間簡化版的航空公司A來說明:

  • 有$1000資產,沒負債,股本$1000,NAV $1000。
  • 假設公司的market cap一直在$900不變
  • 公司每年收益(revenue)$200,只有燃油一項支出,每年$100,所以每年溢利(net income) $100。假設公司每年沒有增長。
  • 公司每年給予相當於100%溢利的股息,即永遠沒有保留溢利(retained earnings)
  • 收益和燃油支出都用cash,所以溢利等於現金流(i.e. 可以用損益表來做DCF)
  • 做DCF時用折現率10%(discount rate),所以用DCF計出來的估值是: 溢利/折現率  = $100/10% = $1000

假設在第一年年初,公司簽了一張對沖合約,把燃油支出在未來五年固定在每年$100,無視未來每年燃油市價的升跌。這張合約要支付一些費用,但費用比其他數字來說相對較少,所以可以當$0。不幸地,在第一年,燃油價跌到$60,而且由於航空業競爭大,省去的費用變成票價下降,收益減少,假設減少的燃油費100% passthrough去票價,即每年收益由$200下降到$160。如果燃油價一直留在$60, 未來十年公司的損益表會如下:


用DCF做估值的話,折現率10%,可以得出:
60/1.1 + 60/1.1^2 + 60/1.1^3 + 60/1.1^4 + 60/1.1^5 + (100/0.1)/1.1^5 ~ $848

在第一年年尾的財務報表中,損益表會如上面的第一個年度所見,但還有更多。因為燃油市價比那張對沖合約低,所以公司要為未來四年的對沖虧損做撥備,總值$40 x 4 = $160。會計規定這項撥備屬於現金流對沖的虧損,所以會放在其他全面收益,那麼第一年的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Statement of Profit or Loss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會如下:


要留意的是只有溢利代表年度1的現金流狀況,溢利以下的項目其實只是會計需要。由於公司給100%溢利做股息,這份表對資產負債表(或作財務狀況表)的影響是: 全面收益總額 - 股息 = -$100 - $60 = -$160


NAV是$840
DCF估值:
60/1.1 + 60/1.1^2 + 60/1.1^3 + 60/1.1^4 + (100/0.1)/1.1^4 ~ $873

以下有三種說法都是錯的:
  1. 公司收入是-$100,公司不值錢
    • 錯誤地認為每年對沖虧損$40會一直到永遠
    • 錯誤地認為其他全面收益的虧損$160會在未來繼續出現
  2. 不用理其他全面收益,溢利是$60,所以用市價買公司A的回報(earning yield)是溢利/市價 = $60/$900 = 6.67%
    • 錯誤地認為每年對沖虧損$40會一直到永遠
  3. 不用理對沖虧損,溢利是$100,所以用市價買公司A的回報(earning yield)是溢利/市價 = $100/$900 = 11.11%.
    • 忽視了未來四年溢利(在公司A是等於現金流)會因對沖虧損而減少。
繼續,第二年年初,燃油費由$60跌到$40,同樣,假設燃油費跌幾多機票收入跌幾多,年尾財報的損益表是:


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則比較複雜,主要有兩部份。第一部份是跟上年一樣要為現金流對沖的虧損撥備,因為今年的燃油費比上年下降了,上年的撥備不夠用,虧損 = (已撥備的價格 - 市價) x 多少年 = ($60-$40) x 3 = $60。第二部份是轉撥至損益的虧損,原理就等於是第一年欠了債(衍生財務負債),然後以後每年還,直至還到變0。這部份是以上年的估計來計,上年估$40,所以今年撥回$40(詳細的條文我不是十分肯定,有錯請指正)。第二年的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就是如下:


今年給的股息是$40,財務狀況表變成:


NAV = $820
DCF估值 = 40/1.1 + 40/1.1^2 + 40/1.1^3 + (100/0.1)/1.1^3 ~ $850

接著,第三年年初,燃油費由$40升回$60,年尾時的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就是:


今年給的股息是$60,財務狀況表變成:


NAV = $920
DCF = 60/1.1 + 60/1.1^2 + (100/0.1)/1.1^2 ~ $930

看看這三年:


公司A的溢利準確地表達了公司的現金流,而其他全面收益以下的項目都只是一些會計的記帳。如果你將那些項目搬去上面加加減減的抵銷,你會以為以後兩年的對沖虧損已經「包咗」。如果你用NAV做估值的話,那也是沒錯,但如果你用DCF,或DCF的變種,就會出錯。跟年度1時相似,在年度3尾時以下的三種說法都是錯:
  1. 公司收入是$160,公司值$1600 (discount rate 10%)
  2. 不用理其他全面收益,溢利是$60,所以用市價買公司A的回報(earning yield)是溢利/市價 = $60/$900 = 6.67%
  3. 不用理對沖虧損,溢利是$100,所以用市價買公司A的回報(earning yield)是溢利/市價 = $100/$900 = 11.11%.
現在看看國泰,你就會明白發生的是甚麼一回事。每年的溢利反映公司的收入狀況:


2016年的燃油支出27,953包含了對沖虧損:


你也可以在其他全面收益看到一些會計的項目,但如之前所說,它們對估值的作用只跟NAV有關,對DCF是沒幫助的。


上面的現金流對沖包含我之前說的兩個部份,在下面可以見到:



國泰的現金流對沖不是全部關燃油事,也有外滙和利息的對沖,不過這幾年都是燃油佔大部份,每年的變化和油價有關,以下是每年年尾的油價,其中2014-2016油價的起伏和我上面例子的年度1-3是一樣:


對沖的影響會直至2019上半年:


可以慶幸的是,未來對沖的虧損會比之前少很多,從儲備可以預計到燃油對沖的虧損在未來三年總數應該是大概70億港元(以下雖然是58億,但包了其他有盈利的對沖,可能是外滙或利息):


由以上的說明可以看到,以下的說法在網友巴黎的一個post中是錯的:
  1. 2016年的96億的其它全面收益中有91億的對沖收入,一方面它直接增大了股東權益(其它全面收入)而非記在損益帳内,而另一方面卻把84億對沖虧損記在損益成本内
    • 這段不是全錯,但將91億和84億兩個數字放在一起引人誤以為它們可以互相抵銷。84億對沖虧損發生在2016,如果你用DCF做估值的話你就要留意,因為在2017時會有同樣情況,雖然金額會少一點。如果你是用NAV做估值的話那91億轉撥至損益的虧損才有點意思,不過直接去財務狀況表看股東權益會更加直接。
  2. 即國泰在現時燃料價格水平内,每年可以賺到-5.75億+84.56億=78.8億的生意利潤。
    • 這句的假設是對,但是毫無用處,因為事實是國泰在未來2017到2019年都會受到對沖虧損影響,除非油價彈回上去(當然票價不跟著上去的話也是沒有用)。
  3. 所有2015至19年對衝虧損其實都已是股東權益減了,早在2015全部準備,我地可以不用理會GAAP點解要在之後幾年仍要如此入帳
    • 完全混淆了NAV和DCF兩種估值方法。在財務狀況表上對沖的減值確實是在2014-2015年已經反映了,但是如果你用DCF做估值的話,你還要顧及未來三年的對沖虧損。
  4. "國泰今天價格是11.3, 市值444億,按生意利潤78.8億計算,[回]報=17.75%。"
    • 錯得離譜。作者將燃油對沖虧損加回去溢利得出的78.8億只是一個計出來的數字,但不能反映事實(和這條數學題犯的是同一類錯誤)。事實是在未來2017到2019年,對沖虧損會一直存在。那個17.75%的回報無視了現金流的時間值、無視了GAAP、還無視了common sense。而且留意作者說的"回報"英文是earning yield,P/E的倒轉,即DCF的變種,完全和他之前說關於股東權益的變化(跟NAV估值有關)沒有甚麼大關連,那就是犯了我之前所說,因為把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的數字搬來搬去,所以把NAV和DCF兩種估值混淆了。
  5. "國泰現價只高於52周低位只13%,點忍得!!?"
    • 這是人性,但做價值投資的話這個想法是錯
作者的另外一個post也有些錯誤地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看。

由於我對國泰沒有興趣,沒有花太多時間計它的估值,以上做DCF的例子應該夠想對國泰做估值的朋友有所啟發,祝好運。

2017年4月13日星期四

分清估值方法 (理論篇)

這一篇理論篇是頭盤,下一篇實戰篇才是主菜。要理解主菜難免要先欣賞頭盤,如果想要一點動力的話,可以先看這篇文的最後一段。

假設你有一間公司,公司只有一個物業資產,沒負債。物業每年淨租金$100,為簡單計,假設每年淨租金永遠不變,你這間公司值多少錢?

對這間公司估值,最少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現金流折現(discounted cash flow analysis,簡寫DCF),第二種是看淨資產(Net Asset Value, 簡寫NAV)。用DCF的話,假設折現率是10%,這間公司的估值就是$100/10% = $1000。用NAV的話,要看這間公司買那物業資產的成本,先假設買的時候價格跟DCF計的一樣,是$1000,那麼用兩種方法計出來的估值都是一樣。

第二年,有人走來說,你公司的物業只值$500,你當他是白痴,但有第二個人來一樣說那物業只值$500,還有第三、第四,甚至有人把你的物業放上網大大隻字寫上只值$500,全世界都俾like,那麼,無論你有幾堅持,那物業的市價就是$500,你公司的NAV就是$500。至於用DCF做估值的話,除非你改變你的折現率,不然估值還是$1000。在這裡,我們看到DCF和NAV在估值上是可以有分歧的。DCF著重於未來的現金流和你心目中的折現率,而NAV則是根據會計準則去計出來,很多時也會貼近當時市價。當然不同的資產有不同會計準則,有些資產的計法和市價差很遠,所以NAV也不算是完全市價。

格林厄姆(Benjamin Graham)和早期的巴菲特(Warren Buffett)用的多是NAV,因為用NAV不用看透未來,也不用心中想一個折現率出來,感覺比較實在。就以上公司做例子,他們大概會以NAV $500為估值,然後等$300才會買入公司股份。由於這種方法比較簡單,比較客觀,容易找到合適投資的機會,人們爭相仿效,現在這些機會少了很多,在大市值公司出現的可能性接近零。後期的巴菲特和現在普遍的投資者多會用DCF,或是一些變種,例如P/E,EV/EBITDA,DDM等等。

用NAV時,主要看財務報表中的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或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s),這張表給你看的是公司在財政年尾的資產負債值多少。用DCF的話則看重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和現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看的是財政年間公司的收入和現金流,用來預計未來公司的財政狀況。分清楚兩種估值方法很重要,因為財報裡有一份叫综合收益表(Statement of Comprehensive Income),入面有其它综合收益(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簡寫OCI),主要是用來看income statement同balance sheet的關係,而由於OCI連住了income statement同balance sheet,很多人會在看OCI的過程中把數字搬來搬去,搬不好的話很容易忘記了自己在計NAV還是DCF,出現計漏或計多的情形。

下一篇是實戰,會引用一下反面教材,用國泰做例子,嘿嘿。

2017年4月5日星期三

買股票是可以「輸突」的

你可能以為,只要不用槓杆買股票,買$100最多輸$100。錯了,你是有機會輸多過$100的。最近我聽一個同事的case,他之前買了美股Vanguard Natural Resources, LLC (previous symbol: VNR)。LLC的特性是,公司不用交稅,稅項全部passthough到unitholder,即單位信託持有人,包括股票持有人。有趣的是,這個世界有種收入叫債務除消收入(不清楚真正的中文名稱,英文是debt cancellation income或cancellation of debt income, CODI),即是公司沒有得到任何現金流,但因為債務被寬恕了,不用還一部份的債,那也算是收入,股票持有人就要為這個收入繳稅。那股票本身呢?公司破產了,價值近乎$0,GG...

2017年4月4日星期二

2017年第一季總結

I. 組合回報


跟2016年第四季比:
我的組合回報: +4.17%
SPY回報: 5.92%

槓杆:1.89x
用了RWM(ProShares Short Russell 2000)做對沖, 佔淨資産7.3%,所以:
Net Long = 189% - 7.3% * 2 = 174%

II. 2017年第一季市場回顧


幾支sector-specific和大市的ETF這季的股價變化

在第一季,市場基本上仍然憧景特朗普會帶來減稅,增加基建工程支出,和去除一些過多政府對私人公司,尤其是銀行的管制,大市普遍向上。其中科技股因為盈利增長一向出眾,在大家都覺得經濟會繼續向好的情況下大幅跑贏市六百個百份點。

在季末的時候隨著特朗普的移民和醫療政䇿不被通過,市場開始都他有一些懷疑,但大市向上的方向還沒有轉。

一個奇怪的地方是市場對聯儲的加息普遍是正面,即使今年加五次息的機會大增(第一季已經加了兩次),比預期的四次多。我相信市場一方面認為加息代表經濟好,二來覺得加息對銀行的息差有正面幫助,所以覺得加息有利股市。我的意見是加息一定會對估值有影響,在很多非科技公司的增長其實慢了很多,現時S&P在估值較高的位置,實在不容樂觀。銀行業始終是lend long borrow short的行業,加息的話我覺得沒有想像中那麼有利。

另一方面,加息的負影響可以在Equity REITs和Telecom兩個板塊中感受得到。這兩個板塊的債務比較多,加息的話會增加利息支出,不容樂觀。由於美國實體店的零售業績差,Mall Reits在今季尤其跌得慘。

III. 2017年第一季投資回顧概述和未來展望

組合頭幾支股票這季的股價變化


在第一季,組合裡的科技股表現優異,例如重倉的GOOG, 和其他倉位較少的JD, BABA, FB。NRZ在加息的正影響下表現也十分出色。XIN因為受到中國政府對房市的各種限購限價影響不能隨心所欲賣房,在沒有特別公司消息的情況下股價也一直下跌。組合裡的REITs主要是在大家都不看好的行業,例如購物商場和酒店,加上聯儲加息對利息支出的影響,所以它們的股價比其他行業的REITs跌得較多。我持有的REITs股票大多有很大的資產折讓(用cap rate計),而且派息高,所以我不大擔心它們的股價在短期內受挫,可以一邊拿股息一邊等。CXW這支監獄REIT這季意外地表現出色,不過它不是我看好的一支股,受政府政䇿的影響太大,現在股價基本上不吸引。

由於重倉REITs,組合這季的表現比大市差。事實上,已經連續兩季跑輸大市。我的算法沒有計入槓桿,所以實際上跑輸大市的幅度比數字上更大。我估計要在年尾時XIN得到政府對樓市的鬆綁才有機會帶動組合番生。

美國的實體店零售銷售越來越差,人們普遍認為購物商場是過氣的投資,大家以後都只會在網上購物。我持有較相反的意見。雖然網上購物是大趨勢,很多網店其實也要靠線下實體店提供實質的體驗,例如蘋果、Nike、H&M等等。加上購物商場不只提供購物,還是一個提供娛樂飲食的地方,我認為Mall REITs可以慢慢的轉型,短期內租金增幅會很弱,但長遠來說不會一直向下永沒返生。在這季Mall REITs的大跌市,我大幅加了CBL和WPG的倉位。它們是Class B Malls的業主,租金升幅較弱,股價也相應跌得較大,即使它們的P/FFO在5左右,股息率在10%左右。在這次Mall REITs的大跌裡,我也趁機買入了行業龍頭SPG,它的物業主要是Class A購物商場。用來加倉的資金主要來自賣出我認為股價不再吸引的股票,如IRT, HSBC, CXW, BAC, JPM, PSX和SNR等等。我也賣了一些未來行業會持續受壓的skilled nursing facilities REITs: CCP和OHI。另外,我也賣了CSTE,因為我對它的前景沒有太大信心,競爭令到它的利潤受壓,盈銷增長放緩,我沒有看到它扭轉局勢的方法。

我的組合配置主要是基於兩個想法:

  1. 有護城河的成長股在長遠時間會大幅跑贏大市,所以一直持有,如GOOG, FB, BABA, JD, AMZN。
  2. 我認為由於全球化,整個世界的經濟增長會比以前更加平均,公司利潤的增長也會更加平均,導致美國公司的利潤增長會比其他地方差。在公司利潤低增長和加息的情況下,提供資本的公司如REITs會比做實業的公司回報較高,所以我重倉了資產折讓大的REITs來收息和等價值回歸。

現時來看,想法一令組合裡一直持有科技龍頭,表現不錯。想法二暫時還沒實現,而加息對利息支出這個較容易看到的壞影響先行,所以市場對組合裡持有的REITs打壓得比較多。從歷史上來看,購物商場和酒店REITs對加息的抗性比其他REITs高,現價對資產有大幅折讓,股息率高,retained earnings都高,所以我對它們還是很有信心。

在季度的尾段,我開始用RWM(ProShares Short Russell 2000)做對沖。我在上一季說過不想做這些對沖,因為它們會逼使我對市場要更加的留意。由於以下的各種原因,這季我還是決定了再次做對沖:

  • 我想賣掉CXW和HSBC,不過因為想等持有夠一年有long-term capital gain tax才賣,現在只好繼續持有。RWM可以作為這段期間對它們的少少對沖。
  • 槓杆有點高,現在大市的估值在歷史上屬於高位,雖然有低息環境做理由(i.e. There is no alternatives),但隨著加息週期,這個理由會越來越站不住腳。在不想賣持股票減槓杆的情況下,用對沖是另外一個選擇。
  • 由於大市估值高,我預估美國幾間除科技股外的龍頭公司也不會有特別高的利潤增長,現在做對沖風險和成本也不是太高。
  • 最近剛剛換了去Interactive Brokers。IB Portfolio Margin的好處是會因應持股本身的特質去判定可以用多少margin。因為RWM是short大市,所以IB知道它可以對沖我組合下跌的風險,買入RWM會增excess margin,即越買得多RWM,我可以用槓杠買入更多股票(到一個程度)。當然,我現在不會加槓杠,只是有更多空間防止股價下挫時接margin call。(這一點是錯的,之前看錯了,買RWM是會減低excess margin的,所以不能short太多)
  • Short個別股票需要很多的研究,我沒有時間做,所以對沖大市對我來說是較好的選擇。

在未來的一、兩年,由於現在大市估值偏高,加上加息週期,我預計大市會有所調整。我不認為大市會崩盤,不過調整10-20%機會很大。我仍然會用股息去買一些估值吸引的股,和視乎情況少量買入有護城河兼高成長的股,也會在大市向上時繼續加RWM做對沖。

IV. 2017年第一季的個股持倉變化和短評


以下的個股佔比是對總淨值的比率,因為我用了槓杆,所以佔比總和是189%。佔比後面的加減符號代表今個季度加了或是減了倉。

goog 31.00% -> 33.61% (+)
強大護城河:economies of scale, patents, brand, network effect, high switching cost
執行能力有點差,所以失敗的products不少,但那些可以算是研發的一部分,沒損及整體盈利能力。

nrz 29.26% -> 31.59% (+)
專門投資mortgage servicing rights同servicer advance的mortgage REIT. 聰明的管理層,加息週期,和穩定的房價令NRZ風山水起,相信未來兩年會繼續是好股,每年11+%以上股息。由於是external management,管理層和股東會有少少conflict of interest,但暫時看不到大問題。NRZ算是頗新的公司,未經過房產下跌週期,對管理層的判斷力要求頗高,所以未必會長期持有。詳細分析

$15.20時加了一點倉。

xin 30.68% -> 27.17% (+)
中國房產股,沒甚麼護城河。看中的是它中規中矩的表現,行業本身比較簡單,P/B不到0.4,我的保守估計是可以去到P/B 0.8,所以現價算超值。股價比較波動,不過有股息,有低價時回購的䇿略,算是一支可以慢慢等它價值回歸的好股。

在低過$5的時候輕輕加了一點倉。

cbl 5.52% -> 16.64% (+)
跟WPG同樣是B Mall REIT,即次一等購物商場的業主。市場對美國零售市場很悲觀,但我覺得因為供應少,而實體商店會是轉形而不是消失,公司在派息後有大概40% owner earnings用來再投資公司。CEO在公司超過十年,老爸是founder,公司有高派息,是低風險但不穩定性較高的股票,可以慢慢收息等價值回歸。詳細分析

P/FFO 5的它太便宜,在$11附近加了點倉,在$10以下加了大量倉。

ht 14.85% -> 12.56%
Hotel REIT. 管理層做得非常好,成本效益在同行來說不錯,也積極賣掉高價的酒店去投資其他地方和低價時回購股票。沒甚麼護城河,但因為管理層好,我會長期持有。詳細分析

wpg 12.50% -> 12.12% (+)
B Mall REIT,即次一等購物商場的業主。市場對美國零售市場很悲觀,但我覺得因為供應少,而實體商店會是轉形而不是消失,公司在派息後有大概10-20% owner earnings用來再投資公司,比CBL差一點,但相對來說債務比CBL低 。公司有高派息,是低風險但不穩定性較高的股票,可以慢慢收息等價值回歸。。

P/FFO 7的它算便宜,在$9附近加了倉。

hsbc 14.48% -> 10.92% (-)
環球業務造就了一點護城河,不過增長低,屬於低風險、一般回報的股票。現價大概是在合理價,不吸引。之前寫了一篇對它未來不樂觀的分析

cxw 9.84% -> 8.04% (-)
Prison REIT. Hillary在選舉的演講對私人監獄的唾棄引致股價下跌,Donald Trump當選後爆升。公司有政府的關係,造就了一點high barriers to entry的護城河,不過政治風險不少。之前寫了一篇簡短分析

最近股價的大升令到現價不吸引,但因為想等long-term capital gain的稅率,還繼續持有。今季在CBL跌殘時換了一點馬。

rwm 0% -> 7.30% (+)
對美國市場的對沖,令我在不減持其他股票下減低大市向下的風險。

jd 4.28% -> 5.97% (+)
抄了Amazon的生意模式,用更強的執行力令阿里爸爸也受壓,高風險高回報。

aht 1.86% -> 4.94% (+)
債務較高的hotel REIT,不過CEO是founder,在公司多年,經驗夠,應該可以應付。最大的缺點是雖然insiders有16%公司,但關聯公司太多,公司的管理更像家族生意,公司的營運利益沒有平均的分給全部股東,有點輸送了去關聯公司,對其他股東有些不公平。

我覺得槓桿高不是太大的問題,因為那些按揭是non-recourse,而且現在低息環境,酒店還是可以賣到好價錢的。管理層的道德有問題,但公司現價很便宜,P/AFFO 5以下,看物業市價計NAV應該是現價的兩倍有多,這公司算是高風險高回報股。

baba 3.16% -> 3.76%
強勁護城河,$100以下買不貴,隨著中國online shopping的繼續增長,可以長期持有,股票屬於一般風險,高回報。

aer 0% -> 2.67% (+)
行業有增長空間,公司運營得妥當,有少許護城河,管理層靠譜,capital allocation做得好。詳細分析

fb 2.07% -> 2.48%
超級社交護城河,公司culture強勁,現價是高風險高回報。

teva 1.81% -> 2.38% (+)
Generics的王者。copaxone的收入佔公司一半,有一部份patent expire了,所以這部份的收入會一直向下,但經過多番收購,generics的部份已經有差不多公司的一半收入,估計以後generics的增長應該可以抵銷大部份copaxone的收入下跌。Teva收購太多,債務不輕,財報也亂糟糟,所以很多人望之卻步,我買它主要是靠gut feeling。

這季我仍然一路跌一路買,P/Adjusted EPS只有7上下,雖然藥廠有一定不穩定性,但我覺得teva夠大,夠多drugs去分散風險,現價是低風險、有高不確定因素。

spg 0% -> 1.71% (+)
Simon Property Group (SPG)是全球最大的REIT。在眾多Mall REIT之中擁有較高質素物業的一支,擁有的都是Class A malls和outlet,還持有一些美國之外的REIT股份。公司的NOI增長在同行差不多算最高,公司的體量大,有多年經驗,所以有少少護城河。管理層的家族是founders,有遠見,令公司的每股FFO增長每年超過5%,接近10%,加上債務低,身為REIT所以有相當派息,是可以長期持有的好股。

今季趁mall REITs的sector不看好,SPG股價向下時我由$183買到$165。

ozrk 0.88% -> 0.85%
偏重投資construction loans和靠大量M&A來壯大的銀行,執行能力非常好,不過沒有甚麼護城河。高風險高回報的股票。

bac 1.33% -> 0.82% (-)
少少護城河,加息有機會令收入增加,不過現價不吸引。

itub 0.62% -> 0.80%
巴西最大私營銀行,有點護城河。我對它的了解不深,只在它的估值便宜時買入了就拿著。

resi 0.46% -> 0.62%
本來是買distress residential mortgage的公司,這年轉型買低價單幢房子收租,現價比合理價低一點點,但不算吸引,屬於低風險一般回報。

stor 0% -> 0.57% (+)
獨立商戶的net lease REIT。它的其中一個特色是很著重租戶的財務,有絕大部份商戶的財務資料來減低風險。管理層有多年經驗,作風保守,對各行業的商戶分散,對公司的業績披露和業績算是相當透明,有少少護城河。Howard Marks的Oaktree Capital是這股的其中一間founding institution,現在因為股價不是特別吸引,所以賣出所有股票。它對我來說股價和合理價差不多,今季算是以合理價買好公司。

amzn 0.45% -> 0.52%
超級護城河,CEO執行力強。估值拿不准,在沒去到不合理價格的情況下會繼續持有。

brk.b 0.39% -> 0.39%
沒甚麼好介紹的巴郡,超低風險,不過預計回報只是一般,因為巴菲特近來做的投資都不是執便宜貨的例子,保險業的競爭也有點大。

ladr 0.33% -> 0.34%
mREITs之中屬於管理層跟股東利益沖突較少。公司很注重風險,槓桿不太高,加息的話賺錢更多,低風險一般回報。

uhal 0.31% -> 0.31%
有不錯的economies of scale護城河,平均每年10+%以上增長,管理層是大股東,在earning call上很坦白直接。在估值上不貴不便宜,開了個觀察倉。

ubnt 0% -> 0.28% (+)
朋友介紹,看了看財務靠譜,成長高,開了個觀察倉。

irt 5.36% -> 0% (-)
槓杆較高的Apartment REIT,dividend/AFFO大概超過100%,留存現金流的能力較低,配股的幫助也較少,除非肯減股息。在不能舉債的情況下,未來增長空間有限。最近management internalization交的代價削弱了公司盈利能力。apartment reit是比較穩定的一種REIT,現價來說這算是低風險低回報股,我本來想持有一點,不過需要錢來買一些mall REIT,決定全數放出。之前寫了一篇較詳細對公司未來的預期和估值

chix 3.85% -> 0% (-)
中國和香港的金融業懶人包ETF,有一堆低估的內銀股、保險股,和香港的地產股。不確定性高,但因為估值低,所以低風險,今季因為這ETF的資產淨值太低而清掉,未能繼續持有實在可惜。

ccp 2.10% -> 0% (-)
純skill nursing facilities REIT,簡單業務。市場上對政府會不會減skill nursing facilities的撥款有擔憂,擔憂雖然有理性支持,但我相信最終一切會一如往惜,不過未來的不穩定性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再加上租客的財政比較弱,租金coverage只有1.3x上下,所以賣掉來買CBL。

snr 1.18% -> 0% (-)
債比較多的senior housing REIT,Dividend/AFFO 100%,有收入不夠派息的風險。它收入主要來自private pay,沒有太大政府政䇿風險,估值P/AFFO 10,不貴,但債務很高,cap rate是6-7%上下,不算特別便宜,決定賣掉。

ohi 0.60% -> 0% (-)
最大的純skill nursing facilities REIT,簡單業務。歷史上的執行不錯,每年增長高單位數,加上中高單位數的股息,股東回報一直都很好,我相信未來可以重複。未來發展基本上和CCP差不多,所以賣掉來買CBL。

cste 0.55% -> 0% (+)
賣石英廚房枱的公司,有niche,少少brand power。公司的pricing power給一些中國公司削弱了,而且石英厨枱未來的需求我掌握不到,雖然估值在P/E 10-15之間,不貴,我還是決定賣掉它。

psx 0.52% -> 0% (-)
跟巴菲特買的,基本上是可以肯定在不久的將來會給巴菲特收購。現價不算貴,但我覺得增長有點慢,所以賣掉。

jpm 0.47% -> 0% (-)
優質銀行,少少大型銀行的護城河,但價值已經回歸,公司的增長不會太高,估值不吸引,決定賣掉。